贝多芬弦乐四重奏第15号,OP132探索-纪念第九号交响曲完成两百周年(Beethoven String Quartet analysis)

夏尔克 发布于 2024-02-07

贝多芬弦乐四重奏第15号,OP132,于1824年开始作曲,该年初他才刚完成钜作"第九号交响曲",两者间也有些关联,特别是最后乐章的主题本来是第九号交响曲最后乐章打算使用的,并非是现在的"快乐颂"。

然而创作因生病而中断,在恢复后,他写了一首感恩的颂歌成了第三乐章,种种因素使此曲成为后期四重奏最有名的,值此第九号交响曲完成两百周年之时,我想写作两篇文章加以纪念,第一篇就是分析此曲,发现很多有趣的地方,范例是著名的阿班贝尔格四重奏团的著名录音,也是我第一个收集的版本。



第一乐章a小调,2/2拍子。刚开始让人想到"大赋格曲"的主题,一样的半音上升开始,一样的六度往上跳,一样的四音动机,一样在开始与结束都有四个声部都有倒影的变化,相当强调a小调主音的导音升g音,果然到这音的和絃就暂停(0:41),然后散了开来,大提琴奏出忧郁弱起的第一主题,为四音动机的变奏(0:46)。好不容易到了关系C大调的附加六和弦(1:06),显得单薄。第一主题再分割给几个乐器(1:14)接连奏出,很有流动性,也从前面四小节一个单位,变成两小节。

随着渐有精神,第一主题变貌成关系调C大调(1:37),并轻易转到下属调F大调的第二主题(2:03),但其中经过的是兴奋的半音冲刺,也恢复成规律的四小节结构,从开始的凝结到放松,小调到大调,让人松了一口气。不过并没放松很久,开头的四音动机又出现(3:02),第一主题又来了,反而出现古代的调式风格(3:35)~这里可说是第三乐章的先声。

这里可视为发展部吗?我以为不是,因为很短没有充分发展,就接回了第一主题(4:31),第二主题没有疑问的把前面的F大调消除,变回了没有任何升降记号的C大调(5:50),难道乐章会以这样的光明面结束吗?看来是不可能的,因为四音动机倒反了(7:00),反而更加深了疑虑,返回开头的a小调时,一样的强调导音升G音(7:22),如此故意不解决的不和谐,已让人感到悲剧性的结尾,不过短暂希望又袭来,第二主题转为a小调的平行调A大调(7:59),而这两者因为同样都是主音A,导音都是升G,让此造成不和谐的音能继续作怪,所以实质是失败的...

当又以此音开始时(8:59),悲剧性结尾就到来了,那连续刻印式的E音(9:13),也许是不屈服于a小调,想要C大调的最后努力。这多少会让人想到第九号交响曲的第一乐章(也是2拍子),这首四重奏,或许能当作一首缩小版的第九号交响曲吗?

第二乐章应该也要像第九的第二乐章转为三拍子,并且也是A-B-A结构吧?果然没错。虽仍没能到C大调,而是退而求其次的A大调,开始的上升音阶,与第一小提琴的下降音阶结合(9:27),这个乐章由此二个相反的旋律推动,而非是单一旋律,形态很像是努力扬起,又像落叶飘下,长音符有种深呼吸的效果(9:28),让人觉得舒服,尤其回到主音A的时候(10:15),贝多芬却在此时转回C大调,带来了最出奇不意的美感。

由此衍生的音乐有绵延不绝,就算是一直声部间互相模仿,绕圈圈,也让人不厌倦,此二旋律常是形影不离的,也具有四小节的端正结构,经过远系调的D大调(10:52),才慢慢回复,从前面又开始(11:01),最后以A大调作结,总算是符合期待(13:18),此为A段

B段相当有名,第一小提琴以横跨两个八度的空灵和声(13:23),将刚刚扬起又降落的形态昇华,不过还是有一个深呼吸式的长音符(13:26),加上低音持续的主音A,和声单纯让人想到早期音乐。不过在这样的高昂结束后,像落叶那样的下降音阶,又由中提琴奏出(13:45),犹如宴会中的阴暗角落,第二小提琴持续的三拍节奏暗示宴会仍进行着...整段几乎都是中提琴演奏主旋律,更加深了这种效果。到了小提琴抢回主角后,连阴暗角落都如此美丽,中提琴心有不甘,联合大提琴要抢回主导(14:55),第二小提琴加入,第一小提琴不管,反而回去高昂的气氛(15:13),但已无法掩盖中提琴与大提琴的强势,这也正是A段开始(15:33),当然也就回到了这里,随后重新把简短版的A段奏了一次。

第三乐章是贝多芬有名的"康复之歌",为感激病情有所好转而作,转到4/4拍子,乐章长但整体结构简单,大概就是慢-快-慢-快这样的顺序,犹如生病-好转-生病-好转...但这"生病"的段落,贝多芬在谱上标示的是"康复者感谢神的颂歌,以里底亚调式"。开头以为又回到了C大调,这在上个乐章已有预示(10:15),但这是"里底亚调式",是以F为主音而非C音,主旋律也正是以此音为结束(18:19),使用了五个小节。开头的六度大跳,也呼应了第一乐章的开头,当然这是早已铺陈好的。

注意此处大提琴的B音(18:27),如果是F大调此音必须为降B,但这里用B音,所以是里底亚调式,也让曲子弥漫着古风,与现代音乐显有不同,然后各声部的模仿(18:58),让人想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经文歌,真挚而崇敬。借由C音到升C音,一下转到A大调(20:36),这在第二乐章其实也用过了,只是那时含蓄,如今已是掩盖不住喜悦,好像从床上跳起来那样,也转到第二乐章活泼的三拍子,贝多芬转到一个更意想不到的调~D大调,此为A大调的下属调,表达了更欢欣的情绪。

最喜悦的音符可能是由第二小提琴奏出的短促装饰音(21:12),并且开始半音往上,此处有没想到第一乐章的冲刺处(1:37)?当时焦虑,现在喜悦,相同的都是有点急促的动态。当D大调的导音是C而不是升C时,就神奇地回到了C大调(22:47),这样的转调直接,并没有半音,颂歌又来了一次(22:57),也转回了四拍子,音域比前面有所提高,更加热烈。然后又是喜悦的部分(25:30)...这次是把前面的段落变奏,变得更繁复拍子也更活泼,不禁让人想到第九号交响曲的第三乐章后半。

还是用相同的方法,又回到颂歌的段落(27:46),中提琴终于奏出一个更明确的旋律,作为此颂歌的原型,乐章也随之接近终点,第一小提琴不断强调重音,犹如对疾病最后的抵抗,主音F在多层次的音乐中站回了主要地位,最后以PP轻轻的结束(32:41)。

第四乐章是急板的进行曲风(32:55),注意开头也有个隐伏的六度音程~再次呼应第一乐章&第三乐章的开头,活泼的气氛舒展了前一乐章的凝重。可是气氛一转,怎么好像听到了第九号交响曲最后乐章的序奏(34:24)?原来这短小的乐章只是序奏性质,再次证明了这两首曲子的关系,这里是为了将明朗的A大调,转为平行的a小调,好回到第一乐章的忧郁与悲剧。而六度大跳又出现了(34:30),真正的最后乐章才出现了,这主题原来是给第九号交响曲第四乐章的,经由前面的探究,也不意外了吧?...

这无比美丽的旋律也带有六度大跳(35:00),以及舞曲式的三拍子,很喜欢那声部间交错的节奏与丰富的和声,有没有后来布拉姆斯的味道?尤其中提琴使用的双音和弦,在大调要来到时(35:03),却一下被大提琴的降半音打回小调(35:04),忧郁的质感提升,出乎意料的,在乌云中还是有丝丝明朗,乐段结尾反而有大调性质(35:45),而且是与a小调差很远又相关的G大调。经过一个经过段后(其音乐来自主题的伴奏部分),主题又返回(36:27),看来是一个回旋曲...

主题开始有些发展,再转回时进行了转调(37:45),却只是让原来的a小调显得更高昂(38:07),也不例外的突破乌云,转到C大调(38:23),原因没有,只是因为这乌云本来就不是很厚的...得意 虽然主题再现时用了更激烈的音调(38:39),与更高的音域,尤其是快疯掉的大提琴(39:35),但没发现这段音乐有点耳熟?没错就是第一乐章第二主题前的冲刺,然后音乐就理所当然似的转回此主题(39:56),只是由当时的F大调变成A大调,这能让此乐章开头的a小调获得胜利,我们可看出虽然这整首曲子有不同的来源与想法,但最后构想都归于一致,只是曲子以此结束似乎太过短促,又重复了一次,才在犹豫中肯定的结束。


整个曲子似乎是第九号交响曲的某种再现,但在贝多芬的最晚期,他返回了早期的某种作法,尤其是以较简短的回旋曲作为最后乐章,虽然都解消了第一乐章的悲剧,却不是第九号那样的完全胜利,而是以轻松的态度化解,最后乐章尾声那开玩笑式的音阶就说明了这一切,这样以看破而非战斗的方式,超越了人生的苦难,由对公众宣示性质的交响曲,到较属于个人省思的室内乐,人,最终要面对的,还是自己。

文/夏尔克

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.meirimeij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