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尖孟若与马欣

夏蒂蒂 发布于 2018-12-01

毛尖女士的影评有一种江湖儿女的飒爽豪气,而且她读过很多很多书和电影,见过很多很多奇妙的人,成为她笔下信手捻来的活素材。昨晚睡前读了这本书的其中一篇关于爱莉丝.孟若,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个短篇《山里来了熊》,相守四十多年的老夫老妻,妻子罹患了阿兹海默症,记忆一天天流失,丈夫不得已把她送进疗养院。依院方规定新来的病人,家属必须一个月后才能来探望,没想到丈夫再次来到疗养院时,发现妻子竟然与另一个失忆症阿伯恋爱了,而且难分难舍。她忘了自己是谁,忘了她丈夫,容光焕发如怀春少女,眼中只有那个阿伯新欢,什么都记不得了。

 

故事中间有一些小波折,那位失忆症阿伯有一段时间离开疗养院返家,妻子伤心欲绝,丈夫不忍她如此憔悴,跟阿伯的家人商量后把他送回来,没想到这位失忆症妻子已经忘记老男友,并且重新认出了自己的丈夫。

 

毛尖说,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孟若有个别名:「契诃娃」。同俄国的契诃夫一样只写中短篇小说,她认为孟若的文学泉源和小说灵感深受莎士比亚影响,并在文中举出实例。由于阿桑对莎翁剧作尚未深入研究,不好在此班门弄斧,但对于孟若的风格偏好还真的挺入心。

 

孟若的书在台湾好像没有很卖,喜欢她的人似乎也不太多,虽有诺贝尔文学奖桂冠,但知名度不及另一位她的加拿大同乡-《盲眼刺客》、《女祭司》、《使女的故事》…名作家玛格丽特.爱特伍。孟若的小说藏针埋线,回忆不断跳接,同契诃夫一样只铺陈问题而不解答,所以你看不到有情人终成眷属、出轨者事迹败露得到谴责,或者「凯撒必须死」之类的戏剧性结局。他巧妙安排布局,陈述主人翁的心理变化,让读者对照各自的人生经验,或莞尔或叹息,于是在心灵上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度,然后留下一些微妙的东西。

 

孟若特别关注老人、病院、残疾、弱势、同志,也许是自己也悄悄来到了半百年岁,读起来特别有感。很喜欢她收录在《相爱或是相守》中的一篇《浮桥》。叙述一对结婚20几年的老夫少妻,罹癌妻子面对不甚体贴的丈夫默默承受化疗的痛苦,以及面对生命必然的衰败却无能为力的复杂心情。在一次离家出走三小时的过程中,在入夜后的一座浮桥上,妻子接受一名陌生年轻男子的吻。有生以来第一次,她感到亲吻是极其重要的事件,在那个moment,发现生命向自己开了一扇窗口,尽管当时,她用来遮掩化疗落发的帽子不知何时遗失了,对方想必也看到了,「温柔的欢乐感受,超越她身上一切的疼痛与创伤,在仅剩的生命里荡漾。」小说读到最后,心是被深深触动的。

 

周末是静心阅读的好时光,有句话说「腹有诗书气自华」,这阵子在敦南诚品选读马欣老师的电影心理学,每次下课回家的路上一颗心都是灼热的。马欣老师备课相当用心,无论是她的口语说明、课堂讲义、投影片简报,呈现出整个人满满的能量与文学底蕴,那绝对是经年累月不断自学的成果。还有最重要的,诚恳。引用小王子的一句话:「你在玫瑰身上所花费的时间,让你的玫瑰花变得如此重要」。她以暗灰的笔调冷眼观看人间百态,但对议题的探讨、与学员的互动予人十分温暖。真是一位好爱好爱读书和看电影的奇女子啊,焕发的神采和书卷气质,非常吸引人。

 

从毛尖聊到孟若再撩到马欣老师,果真撩个没完没了。扣回本文主题「没事多读书,多读书没事」,眼看快中午了,咱们各自带开读书写字当家政妇去吧,大家周末午安。

 

#一次打三本书心头好

转载请注明源自 每日美剧 www.meirimeiju.com